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构筑精神文明高地
——《滨州学院学报》文化传承创新回眸
《滨州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历任主编的不懈努力下,秉承“创新理论,繁荣学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践行“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争一流”的办刊方针,依托学校学术力量,吸纳校外学术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力打造精品期刊。
一、 扎实做细孙子文化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著作,而是跨越了国界和时空,在现代军事领域、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校地处孙子故里,发挥地缘优势,“发扬光大孙子思想,续写人类智慧篇章”是学报的责任和义务。自从2005年正式设立“孙子研究”栏目以来,共刊发孙子文化研究论文380篇,建立了“守栏目之正、出特刊之奇、扬专著之长”的特色栏目建设模式,得到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点摘编、篇目辑览20余篇;“孙子研究”栏目先后多次获得全国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等荣誉称号;2005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对该栏目作了推介,2006年1月12日《光明日报》刊发栏目评介文章,2009年7月29日《中国企业报》刊发书评,评介“孙子研究”论文集《名家论孙子》;2010年12月,该栏目载入《共和国期刊60年》史册。据“中国知网”显示,2005-2014年检索孙子兵法研究期刊文献共计1549条,分布于781份期刊中,总被引1523次,下载220423次,其中,《滨州学院学报》被引402次,下载40960次,分别占26.40%和18.58%,真正成为国内外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孙子研究平台。
二、 潜心挖掘红色文化
滨州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共冀鲁边区特委、中共清河特委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等机关所在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33军诞生地。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建立中共渤海区党委和八路军渤海军区。滨州自1926年初期开始有党的活动,在党的领导下,滨州大地红色革命的火焰不断扩展,革命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老渤海精神:一面应高扬的旗帜》一文,对“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的产生、文化渊源及其价值作了阐述,并对这一精神如何提升、充实而成为新时期的地区精神作了积极地探索。《发展滨州红色旅游,促进滨州经济发展》一文指出,滨州有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尚待开发,诸如惠民县的何坊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邹平县的“耀南中学”,长白山抗日根据地,博兴县的“八·四”暴动遗址,沾化县、无棣县抗日海上交通线,阳信县张家集土改纪念堂等等。特别是惠民县何坊,是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时期山东五大战略区之一的渤海区领导机关的驻地,陈毅、粟裕、邓子恢、张云逸均在此处多次召开重要会议,他们工作和生活过的房屋,甚至用过的物品,基本得到了保护。要弘扬宝贵的老渤海精神,更要借助丰富的革命战争遗址、遗迹开发红色旅游,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 大力宣扬忧乐文化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思想千年传颂,他在为官的38年中,始终以“忠君爱民,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勤政作风著称于世,在民众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在弘扬范仲淹“忧国忧民,以民为本,天下为先,天下为重”精神的同时,努力挖掘其在军事和思想方面的成就。《范仲淹的抚边策略》一文阐述了范仲淹充分发挥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果断提出积极防御的抚边策略,并把这一策略具体运用到战争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从宋夏双方在西北边境的具体战争能力对比来分析考察,阐明范仲淹的主动防御策略都是明智合理科学的选择。《范仲淹<易义>对<易经>的诠释方法》一文指出,范仲淹不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现存范仲淹关于《周易》的专门论述主要见于《范文正公文集》中的《易义》一篇。《易义》记录了范仲淹对《周易》二十七个卦的解释,其中对《周易》的上经只解释《乾》卦,下经则解释从《咸》卦至《兑》卦,中间缺《姤》、《归妹》两卦之诠释。范仲淹《易义》诠释《周易》三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没有偏离儒家正统易学的要求,思想主旨更多的指向儒家思想中的义理。范仲淹是庆历易学的核心人物,他的《易义》及其他论述《周易》的篇章,与胡瑗的《周易口义》、欧阳修的《易童子问》、李觏的《易论》一样,是宋代易学当之无愧的开创性作品。
四、 积极传承家学文化
整个明清两朝,滨州杜氏家族共走出进士12名,培养出以杜堮、杜受田、杜翰、杜乔羽、杜庭琛为首的“父子五翰林”。在明清两代,杜氏家族还考取了8名举人、327名秀才,全族共有347人中过科举,时人赞誉杜氏家族“一门之盛,甲于天下”。杜氏家族令人称道的不仅是进士、翰林满园,更重要的是其所从政的子孙个个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在多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中国社会科学院八十岁高龄的贾熟村先生的《杜翰家族考察》一文,系统整理了杜堮、杜翰、杜受田祖孙三人在清代的官臣轨迹,详述了杜翰在咸丰朝的主要贡献。《家学文化传承形式探析》一文以滨州杜氏家学为例,深入剖析了杜氏家学传承的基本形式,指出家学文化在传承家族文化,培养子孙的身心素质,塑造健康人格,锻炼自身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认为,这些家学的传承形式是我国古代家学传承形式的一个缩影,在其他家族家学的传承中,可能只是某一种或几种形式比较突出,而杜氏家族则是相对全面和集中一些。这些形式和整个我国家学传承的形式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可以说,透过杜氏家学的传承形式,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家学传承形式的大概。《<杜氏述训>的处世智慧及其现代启示》一文,揭示了《杜氏述训》中蕴含了丰富的处世智慧,这些智慧是杜氏家族几代人处世、为人经验的总结,对于当今青少年怎样立世、如何获得处世的成功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多方面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滨州学院学报》多年来,一直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出版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005年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2007年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2012年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名栏建设工程,2014年获全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称号。